您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博览

解读草根艺术

发布时间: 2015-04-10


“草根”一词源于英语单词(grassroots),指的是来源于社会基层,由人民大众而非专业人士创建的一种艺术形式,是相对于高雅艺术形式而言的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古往今来的艺术往往是少数人的特权,是统治者进行社会控制的手段,是贵族和大亨独享的奢侈。而草根艺术大都来自民间,是没有得到官方认可的自发性的业余爱好。

草根艺术家们处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艺术或许不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但对于中国这种有着专业和非专业之分的艺术阶层来说,草根艺术家们如何得到官方组织机构的认可都是荣幸之至的事。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需求,叫集体认同感和需求感,而对于喜欢艺术并且希望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的人来说,如何从草根往专业的道路上跨进也一直是众多草根艺术家们的追求目标。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形态下,艺术已经从不被看好的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每年挤在高校艺考门前的莘莘学子们翘首盼望着能进入艺术的殿堂学习深造,还有更多的把艺术做为爱好的人们,虽然没有把艺术做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谋生手段,但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正是这样的一群人构成了我们的草根艺术群体,也正是因为这些热爱艺术的人,才有了艺术的繁荣和百花齐放。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世界闻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的文学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似的跨越。而艺术和文学是同根同生的姐妹花,需要的是天赋和灵性,而不是来自于殿堂的学习和教化。所有生命在自然界的必然规律是,越是来自于社会底层、扎根于最坚实的土壤的东西,都将是最有生命力的,艺术也不例外。


宋庄现象

 

       宋庄——一个与法国巴黎的巴比松、美国的SOHO、德国的达豪、沃尔普斯韦德等知名艺术聚集区相提并论的艺术区,据说在国外,人们可能不知道通州,但却知道宋庄。宋庄曾经是北京郊区的小村庄,现在却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原创艺术家的聚居群落。

       宋庄,是成名的或不成名的画家“现世”的选择,而非避世,因为这个地方无论对于他们的创作还是商业前景,都充满了机会。同时,它也从原来单纯的艺术家居住性聚集形式,逐步发展为原创艺术家、画廊、批评家和经纪人等共同形成的艺术集聚区。

1993-1994年期间,艺术大师黄永玉,著名画家方力钧、岳敏君、刘炜和批评家栗宪庭等作为首批拓荒者,相继来到宋庄。经过二十年的培育和发展,宋庄艺术家由最初的架上画家,增加到现在的雕塑家、观念艺术家、新媒体艺术家、摄影家、独立制片人、音乐人、诗人、自由作家等等。丰富的文化底蕴,淳朴的民风,造就了中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大本营——宋庄艺术家群落。

其实宋庄艺术区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里有着怀揣各种梦想,不同追求的追梦者。有一心为创作不向金钱低头者、有等着卖出画作交租金买油盐酱醋者,也有为了家庭生计室外作画者,这里是一个贫富差距很大的小社会,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宋庄取得成功,但它无穷的魅力还是吸引着很多追梦者的到来。

宋庄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草根艺术的生存空间。在这种示范效应下,各种模式的艺术区在全国形成了一种漫延之态。在北京还有知名的798艺术区,与宋庄相比,798艺术区的商业性更浓,2002年开始大批艺术家搬进这里,把这里部分闲置的厂房作为艺术工作室。此后越来越多的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和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时尚艺术空间汇集于此,使这一区域在短时间内成为北京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区


不可复制的艺术园区

M50,是上海知名艺术匹配,位于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的莫干山路50号,占地面积35.45亩,拥有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41000平方米。2005年4月被上海市经委挂牌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命名为M50创意园,近十年来,引进了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来自国外、国内十多个省市的众多知名艺术家以及画廊等,这些艺术家及创意设计机构的入驻营造了苏州河沿岸浓厚的文化气息,使之成为苏州河边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上海时尚文化新地标。

近些年,借助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升温,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加大对艺术区或创意产业园区的支持。然而,在缺乏相应软件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一些冠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艺术区往往在几次热闹喧哗之后,逐渐变得悄无声息。目前,全国各地的艺术区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即便像北京宋庄这种已经发展了十多年的相对成熟的艺术区也概莫能外。艺术家工作室计划、交流计划、展览平台。一些艺术家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慢慢开始把这里作为生活化的场所,而不是工作、创作的聚集区。艺术园区大都是草根艺术家们的聚集地,所以艺术园区的发展也影响着草根艺术。

而艺术家们对艺术园区的热情,是否有与当初大部分来到北京进驻宋庄的归属感。无论是宋庄画家村还是后现代云集的北京798,它们的名气和人气都有其独特的原由,并不是可以照搬的复制在别的城市。

艺术家工作室、艺术空间、酒吧成为艺术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很多艺术家曾经把这里做为跳板。大量艺术家开始涌入这里,大家不停地画画、不停地谈论着艺术市场的话题积聚了很多艺术淘金者。很多人当时的目的不是为了艺术本身,是因为当时大家发现艺术这么能挣钱。个人发展成熟之后,就会离开这里,到其他更好的地方发展。那些不愿离去和不能离去的人仍会在这里坚守者自己的创作理想。

文化艺术不仅是资本运作,更需要真正文化的提升,在现阶段来说,艺术的盲目发展有一部分原因是资本的诱因,而不是文化艺术本身。全国类似于北京798、宋庄这样已经有当地有一定影响力或者正在建的艺术类园区曾一度成为热门话题,让人们感觉到艺术是如此备受青睐,同时也成为各级政府的政绩和门脸,但艺术园区建立起来后,是否真正达到了当初想要的目标,或者是它的功能和作用是否已经变质,却是无人关注的问题。


一种存在的状态


艺术价值往往跟艺术品的商业价值不成正比,这是自有了艺术以来就存在的现象。一个社会的兴旺不应该只是经济,还有文化,绝大多数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都来自深刻了解渗透社会的人,草根艺术家是属于暂时游走于艺术边缘的一群人,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往往理想,所以哪怕生活再苦,只要心中依然有梦,有自信,这种信念支撑着很多的草根艺术家一路前行,比如在宋庄的众多艺术家中,除了少数知名艺术家和小有名气的艺术家外,其余大多为独立创作的草根艺术家。

西方的草根艺术家大多并不是传统的乡村艺人,中国今后的草根艺术家也会越来越以城里的年轻人为主。尽管是低价的市场,但草根面广量大,其总体价值也不可低估。而更重要的是,草根艺术既满足了业余艺术家的创造欲,提高了他们的生活素质,又以较低的成本提高了消费大众的生活素质,这是一个民主开放康乐的社会所需要的。

精品只是锦上添花,而锦上之花需要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好,土壤既是草根赖以生存的地方,也是鲜花盛开的基础。草根文化是一个国家整体文艺质量提高的基础,也是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出路与坚守


在一个传媒资讯非常发达的年代,有一些草根们通过自身努力或一些途径赢得了观众的瞩目,成为所谓的名人明星。这是一个泛娱乐时代,所谓英雄不论出处,草根做的好了那就是艺术家,赵本山跟郭德纲就是很好的正面例子,李宇春跟其他很多选秀明星的草根明星之路也算的上是成功。

草根们走向大众视野的首先是来自于影视音乐界,他们通过网络、博客、影视等传媒,大面积地占领了人们的生活舞台,让鲜活泼辣、肆无忌惮的“草根文化”成为与精英文化相抗衡的一股新势力。那么,草根文化的火爆对主流文化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草根文化的出路在何方?有人认为,现在的中国是一个缺乏英雄而不缺偶像明星的时代,迷惘困惑的人们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参照的偶像人物,于是也给了草根们足够的成长和成名的空间。

“草根文化”并非优秀文化的代名词,原生态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辩证看待。有学者直言不讳地指出,大众确实需要娱乐,关键是我们怎样调整娱乐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应该让公众参与到“如何避免低俗化”的讨论中并形成舆论监督。应该说,草根文化中取悦、迎合大众的那部分内容,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使草根文化贴近大众、生命力顽强,也可能使其变成“伪文化”和“劣文化”。以原生态、粗、俗见长的“草根文化”,从来都面临难登大雅之堂的真实困境。

艺术的门类有很多,与影视音乐等大众艺术相比,书画类艺术相比较而言又属于小众的更精英的范畴。而在这个领域里同样大量存在着艺术的草根爱好者们,他们的机会和市场更狭小。据保守统计,全国从事书画类工作的人们数十万计,而真正能够走向市场并被市场认可的艺术家却屈指可数。

草根艺术作品养在深闺人未知,作品的出路在哪里,这是困扰草根们最大的问题。当艺术不足以成为一门职业而给草根们一个生存空间的时候,生存与理想是很多草根艺术家最后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的原因。但大家都很清楚,任何一种“高雅艺术”当年也是“草根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民间到官方、由草根到庙堂的发展过程。因此,所谓的“草根”发展到一定时期,很可能会影响主流文化甚至被后者吸收,从而真正步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科学家协会官网:http://www.kjchh.com
 

 




首页 动态 风采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